12月18日,福建晋江渔民许进兴夫妇在泉州后渚港附近海域网获一条身形奇特的“怪鱼”。 经晋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鉴定,这条“怪鱼”是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日下午,这条中华鲟被放归大海
12月18日,福建晋江渔民在后渚港附近海域网获一条“怪鱼”,经鉴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重约1.5公斤,健康状况良好,符合放生条件。随后,福建泉州仙石边防派出所官兵与当地渔民一起,将这条中华鲟放归大海。
目前,以白鲟、白鳍豚、中华鲟、江豚为代表的长江旗舰物种有的已经功能性灭绝,有的已经“极度濒危”、进入最后的“保种”阶段。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行动正在中国长江开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是
从宜昌中华鲟核心保护区的渔政码头出发,船行约8公里,江面逐渐开阔。江中有葛洲和西坝洲两个小岛,把长江割成三条水道,葛洲坝因此得名。 行至近处,寒风依旧吹不散雾气,眼前的大坝也仿佛深锁江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
昨日,据正在葛洲坝下监测中华鲟繁殖的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介绍,目前采卵场水温16.3摄氏度,非常适合繁殖,但从返回采卵场的中华鲟数量来看,明显低于往年。 中华鲟连续两年停止自然繁殖后,今年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
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境内10亩的五个鱼塘内1万余尾中华鲟鱼生长态势良好,明年7月份可进入市场,预计创收36万元。 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地处高原,平均海拔2250米,恰克马克河流经全乡,吐喀公路路经全境。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
头一次听说高碑店也有养中华鲟的,十分新鲜。2月1日,笔者慕名前去采访“吃螃蟹者”该市东马村85后小伙姚勇兆。 走进鲟鱼养殖基地,俨然一幅北国水乡画面。占地10余亩的十几个设施完备鱼池大棚里,鱼儿畅游,水泡
近日,一次针对长江濒危物种中华鲟的科学考察,在湖北宜昌至安徽安庆1041公里的长江江段拉开序幕。长江商报记者亲临科考现场,记录下这充满艰辛的寻找之旅。 今年上半年,科学家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监测到五百尾中华鲟
11月7月,记者从庐山西海风景区获悉,当天上午9点左右,当地渔民在庐山西海巾口码头附近捕获2条成年中华鲟,分别长1.3米和1.5米。据了解,这两条中华鲟身体状况良好,目前寄养在西海巾口游客中心,对于其来源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1、中华鲟车轮虫病的病症 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2、中华鲟车轮虫病的防治方法 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